近日,从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传来消息,国家正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一系列举措旨在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代表们高度关注职业教育,提出了诸多建设性建议。其中,全国人大代表、通用技术齐齐哈尔二机床有限责任公司配套分厂精密车间党支部书记、马恒昌小组组长马兵提出的《关于加强职业教育能力提升助力技能人才培养的建议》备受瞩目。马兵代表作为一线工人,自身毕业于技校,深知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近年来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70% 以上的新增一线从业人员来自职业院校 ,职业教育已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为此,他建议有针对性地调整教育资源,搭建职业教育体系的整体框架,重视培养更多制造业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推动职业学校调整不适应的专业,并免除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全日制在校生中特定学生群体的学费。
教育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积极办理代表建议,将其作为解决人民群众关心问题的重要抓手,与部门中心工作有机结合。围绕马兵代表提出的 “搭建职业教育体系的整体框架” 意见,教育部统筹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深化 “一体两翼” 布局。在 “一体” 方面,稳步推进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落实省级政府领导和发展职业教育的主体责任,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生态。在 “两翼” 布局上,已在 22 个省份建设了 34 家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并印发相关通知指导其提升建设水平。同时,支持中国中车集团、中国铝业集团等牵头组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有效提升技能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的适配度。
在完善学生资助政策方面,教育部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建立起了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为主,地方政府资助、学校和社会资助等为补充的资助政策体系。目前,已对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免除学费
。
未来,教育部表示将继续以 “一体两翼” 工作格局引领职业教育提质升级,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实现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的深度融通,为国家培养更多产业急需人才,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