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半导体集成电路?
半导体集成电路是将晶体管、二极管等有源元件和电阻器、电容器等无源元件,按照一定的电路互连,“集成”在一块半导体单晶(主要是硅单晶)片上,完成特定的电路或系统功能。这种集成电路与过去将各个电子元件分别封装,然后装配在一起的电路不同,不仅表现在外形体积上小,而且反映在制造工艺技术上,它的全部元件及其互连导线都在一系列特定工艺技术加工过程中完成。
半导体主要有四个组成部分:集成电路、光电器件、分立器件、传感器。其中,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IC)是半导体最核心的组成部分。世界半导体贸易协会的数据显示,2018年半导体全球市场规模为4688亿美元,其中,集成电路市场规模达到3933亿美元,占半导体整体市场的84%。因此,业界通常将集成电路等同于半导体,以集成电路市场代为表示半导体市场。
在信息化普及的今天,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是许多工业设备、生活产品的“心脏”,它们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汽车、工业、医疗、军事、政府等各个领域。
无论是现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品类繁多的电子设备,还是沉浸在“ABCD(AI、BlockChain、Cloud、BigData)+5G”的未来社会中,半导体和集成电路已经无处不在。
中国作为全球电子产品制造大国,半导体需求量稳步上升,已经成为全球半导体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截止今年9月初,我国集成电路累计进口1.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3%。
到2020年集成电路产业总需求量72万人,2017年的行业人才总数是40万人,人才缺口巨大。
近几年来,可以明显感觉到,我国政府对科技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的推动力度越来越大,而且推出的支持性的政策越来越具体,数量越来越多,力度也随之越来越大。
但尽管如此,每年集成电路专业毕业生总供给数量大概也才只有3万人,而目前人才缺口在30万左右。日后,国家将会在这一行业继续发展人才,集中新兴技术,专注积蓄力量,为今后的突围时刻准备着。
免责声明:部分资讯来源于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