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我国教育部召开教育2020收官系列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专门介绍了“十三五”期间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情况。
目前,全国共有职业学校1.15万所,在校生2857.18万人;中职招生600.37万,占高中阶段教育的41.70%;高职(专科)招生483.61万,占普通本专科的52.90%。累计培养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专科毕业生5452万人,开展社区教育培训约3.2亿人次。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
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这一文件正式确定了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是一个单独种类的教育,与普通教育拥有平等的地位。
这一重要定位,一方面,是对职业教育的重大理论贡献,明确了职业教育是一个教育类型,而不是教育层次,对于摆正职业教育的地位,发挥职业教育服务社会和个体发展的能力,以及推进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发展战略意义,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理论;
另一方面,具有重要的政策指导和实践意义,明晰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联系与区别,指明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有利于职业教育系统更明晰自己的功能和作用,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职业教育独特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服务、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以类型教育为基点,我们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围绕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强化类型特色,坚定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
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巩固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地位,强化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地位,稳步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案措施:
——面向在校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广泛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衔接连通。
——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遴选了92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推进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建设,确定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129个、示范区120个,建成28所省级老年开放大学。
——加快学分银行建设,促进资源互享、课程互通、学分互认,畅通各类人才成长通道。
职业教育战线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总目标,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职业教育推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免责声明:部分资讯来源于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