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电商行业正在变得越来越热闹。过去一年,疫情对线下零售业的冲击,让直播电商这个新物种迎来了蓬勃发展。
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电商直播用户规模达3.09亿,占直播用户的55%,成为上半年增长最快的个人互联网应用场景。
庞大的市场空间,让更多玩家们有了涌入的决心。风口之下,直播电商行业呈现出淘宝、拼多多、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几家混战的格局。
进入2021年,战况持续白热化。3月,先是快手举办“2021快手电商引力大会”,宣布将要打造100个十亿GMV的生态合作伙伴;后是抖音召开首次电商生态大会,希望未来一年帮助1000个商家实现年销过亿,100个新锐品牌年销过亿。
直播电商的本质依旧是电商,这是行业愈发趋于一致的共识。而电商是一个以供给为中心,对物流、售后、支付等方面具有全方位需求的系统化领域,面对来势汹汹的搅局者,供给侧与基础设施建设高度完善淘宝显然握着最大的致胜王牌。
4月28日,淘宝直播宣布向所有主播开放官方货品池,覆盖至少1亿件来自淘宝天猫平台的优质、多元的商品。在直播电商之战的关键节点,淘宝直播此举相当于直接给行业一枚重弹,依托于国内市场上最大的电商体系阿里巴巴,对其他玩家形成了降维打击。
直播带货需要三个元素才能构成:人、货、场,用更直白点的说法,也就是:流量、供应链和主播。其中,最为关键的还是“货”,毕竟直播带货的本质还是一场线上销售行为,核心是电商;如果无法保证“货”的供给和质量,再高的流量也将毫无意义。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抖音和快手正在拼命地补供应链上缺下的课。众所周知,快手直播电商生态是基于主播个人的私域流量,其商品也多为白牌产品,此前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去年3月底,快手接连发布好几个公告,设立品牌保护机制、严格连麦PK卖货规范,被视为开始整治供应乱象。
头部主播辛巴售卖假燕窝事件之后,快手在电商大会上接受采访表示,目前其把货主和达人身份分离,为货主身份做了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更确切的认证信息,并且对部分货的品类增加了额外的质检和仓检方式。4月,快手又联合义乌小商品城召开“全球直采节”,解决平台上中小商品的供应链和质量问题。
抖音方面要补的课也不少。今年4月,抖音电商团队首次对外接受采访表示,团队成立后的第一要务就是平台治理。直播电商是一损俱损的事情,达人、供应链、商家、物流,每个环节都要实现平衡。
从未来的直播电商生态来说,人人都可播,是最理想的状态,“店铺直播间化,直播间店铺化”又何尝不是一个趋势。
当平台的供给足够多元和优质,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基于大数据和消费习惯的“人货匹配”。消费者需求能够得到极大满足时,供需两端才能达到平衡,而主播、品牌商家也从中获益,一方形成个人影响力,一方获得品效合—营销新渠道,最终实现三赢的局面。
免责声明:部分资讯来源于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