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力发展航空应急救援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广泛共识,在航空应急救援标准规范制定、指挥架构建设、装备研发引进等方面我们都陆续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专业救援人才严重缺乏仍是制约我国航空应急救援行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传统的航空应急救援实地训练存在着运营成本高、安全保障难度大、设备场地依赖性强等局限性。VR技术的出现与成熟,为培养航空应急救援专业人才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训练途径。
将VR技术应用于航空应急救援训练中,可覆盖指挥调度、现场指挥、分队/个体操作训练等各类训练需求,有利于提高救援队伍的综合实战能力。
——在专业技能训练方面,可利用VR技术对救援装备、场景进行虚拟化仿真,受训者通过操作虚拟模型、仪表进行训练,锻炼其操控、维修装备的技能;通过佩戴操作VR头盔、手套等交互设备,进行搜索营救、医疗救助、消防灭火等专业技能训练。
以直升机应急救援智能虚拟现实训练系统为例,该训练系统是用于航空医疗过程中机组之间有效的协作和沟通,安全快速的完成各种紧急救援任务模拟训练系统。
利用VR系统不仅可向人们展示简化的直升机飞行、人员操控模型,让更多人体验直升机的飞行操控,而且可进行辅助训练与综合演练,帮助救援人员更直观的学习、掌握救援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应急处理方法,同时构建综合演练情景任务,拓展多单位配合,仿真模拟陆空之间多单位配合大型演练的预演与测评。
——在非技能能力训练方面,虽然飞行、医护、救援等专业人员经过了严格的训练才能参与救援挽救生命。然而,即使这样,当他们面临自然灾害、消防救火、事故灾害等惨烈的救援现场时,也会被这种场景所震撼。如何缓解压力、保持有效沟通,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判断显得尤为重要。
受训者利用仿真系统、可穿戴的VR设备(VR眼镜、头盔、心理生理测量仪等设备),进行沉浸式训练,训练过程中采集分析受训者的心理、生理水平数据,强化受训者的非技能能力水平。
在指挥训练方面,将地震、消防灭火、交通事故等救援场景进行虚拟化仿真,通过调节参数设置模拟事故受灾情况,受训者根据所处场景的情况,自主选择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有助于锻炼救援人员的决策分析能力与临场应变处置能力,以提高救援人员的指挥调度水平。
VR技术有望突破传统航空应急救援专业培训的瓶颈而成为人才培养的倍增器,它在专业技能、心理素质和指挥调度等方面的培训中都能发挥良好的效果。VR技术的应用对于推进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和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可将VR技术应用于青少年航空应急救援科普教育活动。寓教于乐,针对大中小学生开发不同难度的航空应急救援竞赛与游戏,通过创新航空应急救援科普教育形式,以丰富生动的体验和参与,使青少年建立对航空应急救援的初步认知,激发其探索热情,为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发展进行人才储备。
VR技术依托航空应急救援的场景在青少年科普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对我国航空事业和产业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但目前VR技术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开发成本偏高、设备舒适性较差、力反馈缺陷、纱窗效应、眩晕等问题。未来随着这些制约性技术的进一步研发与成熟,VR+航空应急救援训练模式将得到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免责声明:部分资讯来源于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