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两年5G的开发,推动了VR行业复苏,行业发展势头呈持续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在VR行业不断创新突破,结合5G优势,推动VR行业良性快速发展。近几年,各大高校也竞相开展VR虚拟现实专业。
2017 年,高职 VR国赛顺利举行,引领了高职的专业发展。2019年,中职VR赛项在福州举办,这也是VR赛项首次进入中职国赛项目。VR赛项以“一带一路”为主题,通过VR技术特有的方式,再现历史场景和事件,弘扬中华文化, 以完全沉浸的创新方式呈现历史、展望未来。
01.
VR大赛引领专业建设的可行性
——从国家政策层面看, 目前国家对虚拟现实领域十分重视。国家发改委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中明确指出,将数字内容领域中可视化、虚拟现实等技术利用到相关领域, 实现可视化交互操作的服务发展。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虚拟现实技术属于前沿技术中信息技术部分三大技术之一。
——从虚拟现实行业发展层面看,虚拟现实技术作为近年发展突飞猛进的新兴产业之一,拥有着庞大的潜在应用领域及巨大的市场前景。虚拟现实产业链长,产业带动比高,涉及产业众多。目前,虚拟现实已广泛应用于教育、地产、工业仿真、医疗、旅游、电力、消防、军事等各个领域,通过其沉浸感、交互性及构想性的显著特征,开始不断地影响大众日常生活。
——从虚拟现实人才需求层面看,当前VR技术人员大多是从游戏、动漫、3D仿真、动画片等行业转型而来,由于行业技术之间的差异性,无法满足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专业VR人才的匮乏已成为我国VR产业发展的核心症结。
02.
VR大赛引领专业建设的必要性
——VR 大赛可以引领职业院校专业
VR国赛项目的设立进一步加强虚拟现实相关专业方向在中职学校的普及,引导中职虚拟现实专业方向设置,促进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VR教学平台和资源平台建设、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等,进而提升学生服务社会和行业发展的能力。同时,以赛项为抓手,让已开设虚拟现实专业方向的中职学校成为示范,引领并带动更多学校建设虚拟现实相关专业。
——VR大赛能够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业发展
VR产业对应的相关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较多。通过调研获悉,目前美术设计类、软件开发类是岗位需求量最多的两类,占比超过了50%。
中职学校新设专业需要结合学校、教师、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国家战略和社会急需的新型专业人才。VR赛项也应围绕虚拟现实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结合中职学校的特点,将企业中成熟应用的虚拟现实关键技术进行教学转化,促进产教融合,建设基于岗位的VR实训、实验、体验、教学、培训、展示环境。
——中职VR大赛应有利于中高职衔接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同时指出,要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渠道。为打通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加快现代职教体系的建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职将扩招 100万。2018年,“虚拟现实应用技术”已作为增补专业加入教育部高职专业目录。与之相适应,中职学校也应该尽快新增“VR 制作”专业,让广大有志于该专业的中职生对口升入高职“虚拟现实(VR)应用技术”专业继续学习,加强中高职衔接, 为加快发展现代职教体系和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做出努力。
免责声明:部分资讯来源于网络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