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持续增长,为企业创造更多机会体验数字化工作环境的好处。对于制造业来说尤其如此,机器人技术的进步正在为更高效的未来铺平道路。
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前景
NO.1
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工业自动化发展
工业自动化行业作为推进信息化、智能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先进行业,是我国产业政策重点支持和鼓励的行业,多个政府部门先后出台政策或指导意见,鼓励行业的快速发展。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要面向企业智能制造发展需求,推动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分工协作、共同发展,逐步形成以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为核心、各领域领先企业联合推进、一大批定位于细分领域的“专精特”企业深度参与的智能制造发展生态体系。国家层面政策战略性支持为工业自动化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将充分带动工业自化行业快速发展从而实现工业企业逐步向智能制造转型。
NO.2
消费升级带动工业自动化生产线产业升级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终端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多样化和定制化程度不断提升,生产环节、工艺难度和制造水平都在相应增加,制造业厂商对产品质量、效率、精度以及成本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人工操作的误差及安全性风险导致制造业厂商对自动化生产需求强烈。
国内企业要缩小这部分差距,需要在自动化产品和技术方面不断加大投入,进而不断增加对运动控制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的需求。因此,在我国制造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我国工业产业自动化和智慧化发展势不可挡。
NO.3
能源和环境现状促进工业自动化发展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煤炭、钢铁、铁矿石、氧化铝、铜、水泥的主要消耗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消费国。
在能源需求量持续增大的同时,我国的环境正面临严峻挑战,传统的能源高消耗的粗放型工业发展路线逐渐被淘汰,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必然选择。
传统生产线相比,工业自动化产线原材料利用率、生产效率、产品良率优势较大,有助于降低能耗与污染物排放,满足国家对节能减排的需求。
NO.4
国产自动化设备替代进口的趋势促进行业发展
我国的工业自动化行业起步较晚,早期在产品的可靠性上与国外企业存在较大的差距,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一些优秀厂商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逐步缩小与国外品牌的差距,并借助国内制造业升级带来的机床、电子制造设备、纺织机械、医疗设备等领域发展的契机,加快了对国外品牌的替代速度,国内厂商的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自动化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是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已经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重要切入点。工业机器人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新的行业和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学习智能工业机器人专业是因为时代的选择性、未来发展的必然性,在未来的发展中,智能工业机器人必将融入人们的生活。
免责声明:部分资讯来源于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