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机型更加小巧、性能更加稳定的无人机被发明制造出来,催发了民用无人机的诞生。
如今,无人机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展,在新闻里,我们可以看到无人机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今天,带领大家了解一下无人机在民用领域的主要用途,为大家的职业规划提供参考。
街景监控和检查
携带无人机摄像装置进行大型航拍展示,实现空中俯瞰效果。当遥感卫星在常年云雾笼罩的地区不够明亮时,无人机可能就要打头阵了。
电力巡检
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幅员非常辽阔,由此也催生出测绘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再加上地形的多样, 环境的复杂,气候的多变,也给传统测绘带来多方面的限制和困难,这些阻碍了测绘工作的正常、有效开展。而无人机的落地,很好地为国土测绘带来福音。
在无人机上配备高清数码相机、摄像机和GPS定位系统。它可以沿着电网自主巡航,并实时传输拍摄的图像。监视器可以在计算机上同步观察和控制它们。无人机取代了传统的人工电力巡线,实现了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巡检,提高了电力巡线的工作效率、应急救援水平和供电可靠性。而在山洪、地震灾害等紧急情况下,无人机可以勘测、紧急排查线路潜在危险,如塔基坍塌等,完全不受路况影响,既避免了爬塔之苦,又能探测到人眼的盲点,对快速恢复供电很有帮助。
交通监控
无人机参与城市交通管理,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专长和优势,帮助公安城市交管部门共同解决大中城市交通问题。既能从宏观上保证城市交通发展规划的实施,又能从微观上进行现场监控和交通流量调控,构建水陆空立体交通管控体系,实现区域管控,保障交通畅通,应对突发交通事件,实施应急救援。
环境监测
无人机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环境监测:观测空气、土壤、植被、水质,实时跟踪监测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发展;
2、环境执法:环境监管部门利用配备采集分析设备的无人机在特定区域巡航,监测企业、工厂废气、废水排放情况,查找污染源;
3、环境控制:利用无人机携带催化剂和气象探测设备在空中喷洒,消除一定区域的雾霾,就像无人机撒农药的工作原理;
4、无人机应用于环境监测时,可采用远红外夜拍等模式,实现全天候导航监控,无人机执法不受空间和地形限制。时效性强,机动性好,检查范围广。
土地检查
无人机机动灵活,无需耗费人力就能记录周围的边界数据。
农业植保
农业和畜牧业是艰苦的谋生行业,收入低而且辛苦。无人机能够跨越过复杂而且泥泞的道路,从空中寻找疾病的迹象,检查农作物,甚至进行播种和施肥。使用无人机能使农民更好地管理土地,节约费用,提高整体效率。
装有高清数码相机、频谱分析仪、热红外传感器等设备的无人机还可以在农田上飞行,精确测量投保地块的种植面积。收集的数据可用于评估农作物的风险情况和保险费率,并确定受灾农田的损失。此外,无人机巡检还实现了对农作物的监控。
救灾
配备高清摄像机的无人驾驶飞行器对受灾地区进行空中拍摄,提供第一手最新图像。无人机移动速度快,对争分夺秒的灾后救援工作意义重大。通过航拍,避开那些可能存在滑坡的危险区域,这将为合理分配救援力量、确定重点救灾区域、选择安全救援路线、灾后重建选址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无人机还可以全方位实时监控受灾地区的情况,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视频拍摄
无人机上装有高清摄像头,在无线遥控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拍摄要求,在遥控下从空中拍摄。无人机可实现高清实时传输,传输距离可达5公里,标清传输距离可达10公里。实现追车、升降、左右旋转拍摄等灵活机动,大大降低了拍摄成本。
无人机物流
近年来,人工智能的重要落地场景之一是智能物流体系的加速发展,无人机进行货物运输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其他领域
无人机只是一个辅助工具,能够用无人机做什么,靠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无人机所涉及到的领域一直 在不断的扩大,所需要的人才也就越来越多。用认识无人机来进入无人技术的领域,无人机制造、装、调,无人机维修、维护、编程,无人机研发、生产、控制等都是非常不错的前景方向。
无人机驾驶员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无人机民用航空领域,从事无人机组装调试、航拍数字遥感、各类空中监测、环保监测 、影视广告拍摄、交通路口监控、高速公路巡检、输电线路巡检、输油输气管道巡检、发电设备巡检、无人机表演等工作。
免责声明:部分资讯来源于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