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三年,人口流动受限,对很多行业都造成了剧烈冲击。企业洞察平台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共注销、吊销企业数量335.5万家,同比2020年上升了19.86%。
高校毕业生难就业
如今,大学生就业现在正面临一个非常尴尬的处境:进大厂无门,中小厂不要。用某招聘经理的话说,中小厂光是消化这些从大厂流出的技术人员都忙不过来,更没有理由招聘一个上了两年网课的应届生。
今年找工作有多难?1067万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仅15.4%。10月24日,统计局发布了9月份就业市场数据,9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比上月上升0.2%。另外,虽然9月份16-24岁人口失业率连续两个月下滑至17.9%,但仍然处于2020年以来的高位。
现在有一个新词叫“灵活就业人员”。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底,国内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达到了2亿人。这意味着9亿劳动人口中,每5个中就有一个是灵活就业人员。过去组织化的协作变成了单兵作战,足以说明,过去稳定的工作在今天愈发稀缺。
企业大幅度减员
很多公司,不仅招聘名额大幅减少,而且还在拼命裁员。我们以曾经的“当红炸子鸡”互联网行业为例。字节跳动去年的秋季招聘有8000个名额,今年只剩3000个,缩减60%。美团去年秋招10000个,今年只剩5000个左右。百度去年招8000人,今年只招2000人。腾讯的具体招聘人数虽然未公布,但其放出的岗位从去年的78个变为50个,可以预见缩招幅度也不会小。然而和教培、地产行业相比,互联网简直是大巫见小巫——地产行业今年上半年百强房企缩招规模超过80%。或者直白点说,只有少数企业还在招人。
今年7月份的时候,人社部就曾表示,2022年上半年岗位需求实际上是大于求职人数——在100个城市中,93个城市的岗位和求职者之比大于1。
未来岗位比人多的情况,将会进一步加剧,因为从2022年开始,至未来10年间,我国将迎来史上最大“退休潮”,60后群体持续进入退休生活,以平均每年2000万人的速度退休。
放眼全国,不少省份的退休人数体量已达“百万级”。北京、江西、内蒙古等地都在300万人以上,广东超700万人,浙江更是高达915万人。
专业技能是工作的关键
这就涉及到一个经济学专业术语,叫“结构性失业”: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它的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
分两种情况,第一是低端的、重复的工作,一直都在招人,但求职者甚少。第二是有技术门槛,干不了。我国高技能人才一直都短缺,缺口至少有1亿。不仅高精尖人才紧缺,一线熟练技工同样吃紧。每年春节假期后,不少中小企业都会陷入“招工难”的困境。
职业教育成人才培训关键
职业教育之所以能成为类型教育,最重要的本质特征就是教育内容的职业性和培养目标的就业性,这在新版《职业教育法》总则第一条中就明确指出:“为了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促进就业创业,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在第二条关于对职业教育的定义中更明确了职业教育“是指为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或者实现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道德、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等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而实施的教育,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
可见,职业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都不能离开职业和就业的教育要求,如果脱离了职业和就业的教育也就失去了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
职业教育不仅要以国家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更肩负以大众化的就业为目标的底层民生教育,是国家提高就业率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这也是与普通高等精英教育的本质区别。
免责声明:部分资讯来源于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