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业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时迎来巨大的时代机遇。当前,中国品牌八仙过海,新造车势力来势凶猛,充满活力。合资品牌则蓄势待发,即将全面发力。
汽车电动化已突破临界点,进入陡峭增长期。预计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约500万辆,市场渗透率超过20%;2025年约700万~1000万辆;2030年约为1700万~2000万辆。今后5年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窗口期,市场高速增长,竞争持续激烈。
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三大理由
01
能源安全。我国2021年石油产量1.99亿吨,进口量5.13亿吨,对外依存度72%。原油大概能提炼出20%的汽油。2021年中国汽油累计产量为1.5亿吨。相信大部分都是汽车消耗的。燃油车改成电动车,石油进口就能下降很多,能源安全也就提高了。
02
汽车产业。2021年中国市场销售车辆2600多万辆,几十万亿的销售额。销售品牌前十中外资品牌有五个,前三个都是外资品牌。也就是说这块超级大蛋糕,外资啃掉了一大块。在传统燃油车品牌里,大众丰田本田等,在品牌上和技术领先上,都是一座座大山,根本就不可超越。所以在汽车行业多吃点,就要另辟赛道。
经过十几年对新能源行业的全面扶持,特别是两千多亿人民币的国家补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现在在技术和成本上都是领先于世界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有比亚迪理想小鹏蔚来等,外资品牌主要就是特斯拉一家。传统的燃油车品牌都不在一线品牌里。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352万辆,同比增长60%,占新车销售的13.4%。未来这个比例必然是不断提高的。基本可以说初步实现了弯道超车。
03
污染问题。城市中心区域低空的污染,比如说细微的颗粒物,约20%几都是汽车排放而来的。氮氧化物,大概50%以上是汽车排放的,另外还有大量挥发性有机物质。改成新能源汽车,这部分污染基本没有了。至于发电时候的污染,起码基本都不在城市里,而在郊区等偏远地区。
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促进汽车消费,日前,财政部、工信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延续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对购置日期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这意味着,原本将于今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再次延长1年,明年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依然可以享受政策优惠。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到456.7万辆,同比增长1.1倍,市场占有率跃升至23.5%,接近完成国务院提出的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目标。
2022年10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第十次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新能源汽车方面,《方案》明确:
1)落实好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延续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放宽二手车迁入限制等政策。
2)延续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和汽车“品牌向上”系列活动,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促进汽车消费。
3)延长允许货车在城市道路上通行的时间,放宽通行吨位限制,推动取消皮卡车进城限制,对新能源配送货车扩大通行范围、延长通行时间,进一步便利货车在城市道路通行。
免责声明:部分资讯来源于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