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是必然趋势,我国也在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各种补贴和政策铺天盖地,新能源汽车销量一度破纪录。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如火如荼,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也是从导入期到成长期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2021年中国汽车产量达2608.2万辆,较2020年增加了85.70万辆,同比增长3.40%。
在迅猛发展的汽车市场增速中,新能源汽车增速更快。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54.5万辆,较2020年增加了217.90万辆,同比增长159.52%,占全国汽车总产量的13.59%,2022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已完成1211.7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266.1万辆。
国家环保政策导向有助于国内尽快形成一条新能源汽车动力配套系统的产业链,行业潜力巨大。未来15年,中国汽车产业的总路线图将以2020年、2025年、2030年三个五年为节点,以节能汽车、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和转型的重点产品。
01
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地位,势必会得到较好的政策支持
在“十四五”规划中,新能源汽车开始被确立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而在本次二十大报告中提到要将高质量发展明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且积极主动推动高质量发展。
02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走向,新能源汽车未来一定是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
在步入互联网时代以来,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重心早已不是在于体量而是在于质量。当前新能源汽车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而且一定是要有高科技含量,可以创造出新价值,新场景,且能够占领价值链的高位。而且新能源汽车可以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产业融合发展。
03
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供应链一定是可靠安全的
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循环体量大,但是对外仍有依赖,需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
04
在此期间,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必将在全球成为绝对主流
在这个“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行业,中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先机。
近两年,随着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人才的日益重视,在社会强烈的人才需求背景下,各地院校机电类专业、汽车类专业均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示范校、骨干校重点建设专业以及省、市级重点建设专业,发展势头迅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训基地规模不断扩大、设备先进性、台套数不断增加;
第二,专业建设均搭建了校企合作育人的良好平台,以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在线课程等,以及校级、市级教学资源库为主要形式的课程资源及共享资源建设也在持续进行中;
第三,以国培、市培为主要形式的师资培训极大地提升了各校专业师资水平,教师、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第四,部分院校已经初步展开了国际合作培养人才的探索,实施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免责声明:部分资讯来源于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