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技术日趋成熟以及应用加速落地,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正进入一轮爆发期。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预计,2025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的规模有望超过2500亿元,可能带动万亿元的市场规模。
众多国内外科技企业正加速虚拟现实领域的业务布局,我国“十四五”规划也将虚拟现实列为数字经济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游戏无疑是当下虚拟现实成熟、普及的应用场景。不过,令人关注的是,随着大公司陆续进场、企业投入不断加大,虚拟现实产业正逐渐褪去单一的游戏娱乐色彩,向更多应用场景拓展,加速与千行百业的融合。
工业生产
当前,虚拟现实技术在工业设计、制造装配、操作维护、产品展示等方面应用较多,对生产数据进行可视化改造,以实现智能化生产、可视化管理、数字化决策。基于AR和VR智能设备、裸眼3D混合现实空间等数字化产品,构建了矿山应用场景的数字画像,加速矿山各个生产环节的智能协同。
医疗诊断
虚拟现实技术正在成为传统医学手段的有效补充,有效提升了病例讨论、教学查房、远程医疗、医患沟通的效率。借助一种基于三维智能影像技术的智能医疗影像系统,医生可以直观、精准地定位病灶,还能实现远程会诊、双向实时互动等。
文化旅游
文旅产业在虚实融合中走出了一条新路径,虚拟现实设备成为文旅产业生态的新入口。在杭州西湖,游客只需要一部手机,对着实景扫一扫,就可以开启AR导航导览模式,体验沉浸式实景导航以及虚实融合导览体验。在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虚拟现实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到文物科技保护领域,观众带上特制的头盔,就可以身临其境体验文物修复的过程。
智慧生活
以虚拟现实、数字人、数字孪生等元素为特点的虚实共生新型社会形态正在从科幻走向现实。南昌等城市推出了数字孪生城市平台,助力城市智慧综治、智慧平安社区、智慧政务等多重领域的数字化升级;OPPO公司最新发布的单目智能眼镜,支持触控、语音、手势、头动操控四种交互方式,可以实现导航、天气预报、健康信息推送等功能,未来有望在健身、办公等场景下发挥作用。
教育培训
在虚拟现实、5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融合发展下,虚拟学习资源、全息互动教学、VR/AR教育科普应用等新型教育方式应运而生。一些中小学在科学课堂上引入虚拟现实技术,以更直观更生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索地球、生物、人体的奥秘;借助VR眼镜的超高清视觉体验。同时驾校开始尝试“VR+驾驶培训”,坐进VR智能驾驶培训模拟器,学员眼前就会出现真实还原的道路,各种天气、路况都可以进行模拟。
残障辅助
在出行辅助、技能训练、精神关怀与文旅休闲、社交通讯、教育就业、生活购物等场景,探索一批虚拟现实赋能残障弱势人群的应用实践,推广一批适配残障弱势人群的虚拟现实设备,助力“信息无障碍”服务建设。
演艺娱乐
搭建常态化的虚拟现实线上演播摄制播出环境,支持舞台艺术、综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优质资源网络展演,开展沉浸式业态体验落地推广活动。探索观众与表演区新型互动方式与适合线上观演的原生线上演播内容,打造虚实融合的“超级现场”沉浸体验。推动虚拟现实在娱乐行业应用,丰富虚拟娱乐体验内容,提升线下娱乐的数字化水平和体验感。
免责声明:部分资讯图片来源于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