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走向智能工厂这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是企业获取可持续发展竞争优势的必然。
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通信、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形态。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力短缺的现象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广大农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从事简单劳动和重体力劳动的人越来越少,招工难将成为常态。江苏、浙江、广州正在实施的机器换人计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所以,发展智能制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
智能制造绕不开协同发展模式虽然AI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无处不在,但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方向应该是协同发展,而不是简单地用机器替代人类。
——企业数字化平台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首先生产装备、仓储物流装备要实现数字化,安装各种传感器、控制装置、数据采集装置、智能芯片,通过物联网平台实现万物互联,采集大量的设备及产品工艺运行参数,为优化控制提供数据。通过一系列工业软件,实现产品设计、工艺设计数字化,经营管理和生产制造过程的数字化。所有上述数据通过大数据平台、企业知识图谱、专家系统将这些数据进行清洗、分类、储存,为人工智能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智能技术平台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工具。现如今,有大批人工智能企业开发出一系列人工智能通用工具、软件、产品、人工智能开放开源平台。制造业企业要购买这些成熟的产品,充分利用这些开源开放平台,将其应用于不同的优化场景。这些产品如图形识别、人脸识别、声音识别、自然语言交互、人机交互、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增强学习、决策分析、人工智能操作系统等。
——应用场景是AI在智能制造中的落地。应用企业数字化平台产生的大量数据,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人工智能的工具、模型、算法,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设计、智能产品、智能经营、智能生产、智能服务、智能决策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贯穿智能制造的全流程,但是,智能制造离不开网络化协同发展新模式,那就需要从以下七个方面重点突破。
重点突破
1.将网络化协同制造作为企业的发展战略,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加快信息网络基础建设,持续加强服务于制造业的信息技术发展,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通过技术研究、标准引导、试验验证、产学研用结合等方式,全方位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研究和发展,引导发展一批重点行业独立运营的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3.加快提升技术产业支撑能力,加快工业无线网络、工业传感器、工业软件、高端装备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产品研制,推进边缘计算、深度学习等新兴技术在新模式的应用研究。
4.加大资金支持,通过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带动社会资本向工业领域投入,鼓励引导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基金为产业发展提供多元化资金支持,鼓励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改造,全面推进产融合作。
5.加快典型应用推广,在积极推进网络化协同制造试点示范基础上,对典型企业开展网络化协同制造新模式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梳理、总结,树立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行业标杆。
6.完善标准体系,面向关键技术和重点应用领域,使标准化与网络化协同制造新模式同步,甚至超前,要及早抢占先机,开展关键技术的标准研制,建立标准应用推广服务体系,加快标准国际化进程。
7.做好人才储备培养,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机构依照推进网络化协同制造发展需求,培养信息技术、工业工程、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多类学科跨领域复合型人才。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