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生态日渐完善,相关应用场景正加速落地。在享受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人们不免担忧:未来,人工智能会和人类抢“饭碗”吗?
马云在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再谈新制造。他认为,未来30年智能技术将深入到社会方方面面,彻底重塑传统制造业。企业如果不能从规模化、标准化向个性化、智慧化转型,将很难存活下去。AI技术再先进,如果不能和制造业结合推动转型升级,也将失去意义。
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
1.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之一。它是让机器自主从数据中学习,并根据学习的知识做出决策。目前,机器学习已经应用到了各个领域,例如金融、医疗、交通、电商等。
2.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种方法,是模拟人脑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实现对大量数据的学习和处理。深度学习已经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3. 自然语言处理
自然语言处理是人工智能的另一个重要领域,主要是让机器能够理解和处理人类语言。自然语言处理已经应用到了机器翻译、智能客服、智能问答、智能音箱等领域。
4.计算机视觉
计算机视觉是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让机器可以识别和理解图像和视频。目前,计算机视觉已经应用到了自动驾驶、安防监控、医疗影像分析等领域。
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趋势:
1.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结合,给人们生活带来更多方便
人工智能的本质让使计算机模拟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简单的说,就是能够做出和人类智能相似反应的智能机器,这个领域还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总体而言,它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而服务的。比如智能家居,智能厨房,将厨房的所有电器连在一起,通过一块电子屏幕就可以操作各种家电,给厨房的使用带来了便利。比如停车场无感支付,智能识别车牌号,将支付软件和车牌绑定,实现停车场的通行顺畅,节约了车主大量的时间成本。相信在未来人工智能会应用到更多场景里,给人们带来更多便利。
2.自主学习成为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
目前,大家听的最多的可能是早某一领域人工智能通过深度学习之后,会逼近人类专家顾问的水平,这个学习的过程也是大数据的获取、积累和输入。其实,让AI“大脑”变聪明是一个分阶段进行的过程,第一阶段是机器学习,第二阶段是深度学习,第三阶段是自主学习。只有达到自主学习的阶段才会更加贴近人类智能的水平。
3.人工智能将对劳动力产生冲击,影响就业
事实上,人工智能抢走劳动者饭碗的事件已经在全球上演,阿里的无人超市已经实现自动收银,随着此类智能收费的推广,消费者可以自己缴费,超市、商场、停车场、小区、高速公路收费站的收银员将逐渐被替代。马云在一次大数据峰会上说过:“如果我们继续以前的教学方法,我可以保证,三十年后我们的孩子们将找不到工作。”阿里巴巴在电商领域的对手,京东集团席刘强东也曾表示:“五年后,给你送货的都将是机器人。”
这样清醒的认知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压力,但事实上,人工智能对就业的积极影响超过负面冲击,简易工作被取代之后,相继而来的是大量劳动力的释放,人类技能的升级才是重点,人才也会被分配到合理的岗位。
免责声明:部分资讯来源于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