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各项扶持政策的推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认知程度的逐步提高以及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电动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爆发期,市场规模效应凸显,自2015年起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市场渐成全球汽车产业风向标。企业持续海外布局,带动国际影响力加速提升
外需下滑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有望成为明年的出口结构性亮点。2023年新能源汽车出口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考虑到国家补贴退坡,国内市场承压,预计出口增速将超过国内市场增速。新能源汽车市场区域结构和产品结构将出现新的亮点
●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加速挖掘潜力市场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实现销售106.8万辆,比整体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高出约10%,未来下沉市场空间广阔。
●中小城市居民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加速提高
据国家信息中心统计,2022年上半年中小城市占双非限城市新能源汽车销量的50%以上。
●基础设施项目落地,公共充电设施逐步完善
多地逐步落实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乡地区充换电保障能力,快速实现城市、乡镇充电设施全覆盖。
●插电混动车型将成为2023年新能源车最大的增长动能
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2023年销量出现爬坡,预计增速达到80%,在10-20万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
●纯电新能源车型未来将发力高端市场
受原材料价格影响,纯电新能源汽车短期内难以下探低端市场,未来将布局30万以上高端市场,对标高端品牌燃油车产品。汽车的电动化和智能化正式融为一体
过去十年,汽车工业改革的主题是电气化。下一阶段,变革的主题将是基于电气化的智能化。电动化的普及要靠智能化,纯电动汽车不会成为市场的卖点。只有更智能的汽车才是市场竞争的焦点。另一方面,只有电动汽车才能更完整地嵌入智能技术,而智能技术最好的载体就是电动化平台。因此,在电动化的基础上,将加速智能化,在汽车中正式结合“两化”。中国电动汽车真正进入了市场竞争阶段
2021年是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分水岭。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2022年财政补贴将全部退出,所有车企将处于同一政策起跑线,车企之间的竞争势必更加激烈。补贴退出后,新上市的车型也会一起出现,尤其是外资品牌。2022-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进入新车型、新品牌大量涌现的阶段。
与过去十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特点不同,市场竞争将进入真正的大浪淘沙阶段。过去靠补贴成长起来的,缺乏竞争力的产能和品牌,在这个阶段会面临很大的挑战。一些产能会加速,一些品牌会消失。工信部出台政策促进产业发展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有为政府促进有效市场的政策施行过程。工信部后续将进一步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力度,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进一步提升公务用车、出租车、邮政快递、环卫等领域车辆的电动化水平,并且会同有关部门尽快研究明确新能源汽车车购税减免等接续政策,修订发布“双积分”管理办法,以此稳定市场预期。
免责声明:部分资讯来源于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