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职业教育持续受到社会关注,使得全社会目光聚焦于职业教育。无论是从政策还是发展势头来看,职业教育都将越来越好,对于中职教育来讲,畅通的升学、就业渠道都对中职生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01
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另一种“主流”
如今的职业教育是教育的起点而不是终点,教育主管部门不断推动、加强职业学校多样化发展,让职校学生就业有能力、升学有优势、发展有通道。
部分学生的成绩在班级里处在中下的水平,到中考的考场上,也不会取得太高的名次。许多家长的第一选择是让孩子尽量提高分数,把成绩再往上提一提。可即使这样,成绩的提升也并非一日之功,到了中考也未必能有好成绩。
与其注定被分流下去,不如提早选择一个孩子适合的专业,找到一所技校,学习技术。去技校可不代表没有前途,孩子在学习上不擅长,学习一门技术傍身,以后到社会上更有竞争力。与大学毕业出来的学生,并无二致。如今社会所需的正式专业的技术人才。
通过扩大职业本科、职业专科学校“职教高考”招录学生比例,使“职教高考”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招生,特别是职业本科学校招生的主渠道。”进入职高,毕业以后,也是可以参加高考的,并且职教高考将成为高职招生主渠道。如果学生积极进取,可以在职高三年期间,好好学习,来弥补中考的遗憾。在高考当中,为自己取得一个好的成绩,将来一样可以进入大学读书,与普通高考生无异。
02
职高≠差学校
如果只初中时期学习态度散漫,对自己没有要求,势必不会取得好成绩。这样的学生也不适合普通高中。到了高中更加紧张严肃的氛围里,只会感觉到有压力和不适应。技校和职高的氛围相对轻松一些,如果能选择一个学生喜欢的专业学习,他也会更有兴趣。
技校和职高本身并不落后,技校和职高中也有很多学习好的学生,他们从未放弃过对自己的要求,有些学生要比普高的学生更加刻苦努力。
03
积极鼓励校企合作
《教育家》编辑部曾做过一次调研,数据显示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稳定率低,学生毕业后一年内就业稳定率在80%以上的仅占23.88%。在对几位企业人员的访谈时,对方都表示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企业需进行二次培养。
其整体数据显示,当前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社会认可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被普遍投票关注,分别达到68.62%、62.22%。
因此,在学校层面,职业教育专业设置需要更加重视市场需求和行业变革的动态,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以保持与市场工种的贴合度。
而在社会层面,要想提升职业教育的认可度,还须着力改善毕业生就业工资低、社会地位低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学校、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如大力推广当前政府鼓励的校企合作,制定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设置,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市场适应能力;一些低薪行业可以提高行业内部的职业发展通道,例如建立技能等级制度、鼓励技能人才成为行业内的管理者,提高职业发展空间和社会地位;鼓励传统行业的转型和升级,例如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改造传统产业,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从而提高行业的薪酬水平和地位……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教育体系,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才能取得长期的、根本性的改善。与此同时,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终身学习,使他们能够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自身的职业竞争力。
免责声明:部分资讯来源于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