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虚拟现实产业发展颇受关注。国家相继出台系列政策,引导和支持虚拟现实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和应用,推动产业发展。国内约有超过15个省、市、地区颁布了元宇宙/虚拟现实相关政策,旨在引导虚拟现实和元宇宙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地,虚拟现实和行业应用融合走向深入,虚拟现实产业有望步入快车道。
政策红利加码激发产业发展
2022年11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布《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 简称《行动计划》)。该计划提出,至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将超3500亿元。
《行动计划》五大重点任务中提出,加速虚拟现实在多行业多场景应用落地,在工业生产、文化旅游、融合媒体、教育培训、体育健康、商贸创意、演艺娱乐、安全应急、残障辅助、智慧城市等领域,深化虚拟现实与行业有机融合。同时《行动计划》提出,将优先布局规模化、成熟度潜力较高的行业领域,包括VR/AR工业赋能、VR/AR沉浸式旅游体验、VR/AR大众健身、VR/AR线上演播、VR/AR智慧商圈。
《行动计划》的印发为虚拟现实产业释放了积极信号。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相关行业、企业会更加关注和愿意尝试使用虚拟现实相关技术;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会更加关注虚拟现实产业的发展、针对性地推出虚拟现实产业的扶持政策,激发虚拟现实产业的发展活力。
行业专家预计,2023年,产业政策对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将发挥重大牵引带动作用。各地方元宇宙政策和相关规划逐步进入落地和执行阶段。
技术成熟不断更新
近年来,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快速发展,相关关键技术进一步成熟,在画面质量、图像处理、眼球捕捉、3D声场、机器视觉等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VR/AR技术正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游戏、影视、医疗、教育、电商、直播、社交、建筑、旅游、军事、安防、房产等众多领域 。随着5G商用以及AI技术的驱动,AR/AR行业有望迎来真正春天,国际性、专业化的展会平台,汇聚众多VR/AR具有影响力的参展商,完整展示VR/AR产业链,打造深度的技术交流平台,通过行业趋势解读、政策导向与技术分享,充分挖掘行业发展新需求,共同开拓市场新机遇。
我国在VR人才培养方面也十分重视:
一是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快速响应VR产业的发展对VR人才的需求,启动VR人才培养,同时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扩大招生规模;
二是服务地方,聚焦产业。利用学校传统优势特色学科,使培养的人才不仅能适应一般VR产业需求,还能很好地服务于轨道、交通、土建等垂直领域的产业。学校也正与众多企业开展联合VR人才培养的探索;
三是遵循“重素质、宽基础、强实践、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强调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免责声明:部分资讯来源于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