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 2025 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 10%,这一目标任务被明确写入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去年 10 月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近 5 年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持续稳定在 90% 左右,即便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2020 年就业率依然达到 84.23%,反映出社会对于职校毕业生较为旺盛的需求。
我国十四五规划提出实施现代职业技术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要求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教育部将“推动职业本科教育稳中有进”列入 2022 年职业教育五大突破重点工作之一。未来,职业本科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凸显,并可能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影响:
增加职业本科总量
01
将有大量的民办高职院校、公办高职及独立学院等发展为职业本科学校,增加学校总量。现阶段中国职业本科办学主体有着不同来源。一是民办高职本身拥有职教特色,有升格为职业本科教育的潜力;二是双高校办学基础好,师资稳定且结构优势明显,同样也有升格为职业本科教育的潜力;三是公办高职与独立学院合并,两者特色明显,也容易形成职教特色;四是由独立学院转设,不过职教特色不明显,可作为升格职业本科的后备军。
职业本科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
02
职业本科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教育选择。今年,教育部将在总结地方实践经验基础上完善职教高考的顶层设计,如扩大职业本科学校通过职教高考招录学生比例,优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结构比例和组织方式,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同时,国家的一系列政策降低了职校生在就业、考研、考公等方面的限制门槛,打通出口进而传递给前端美好愿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千军万马”挤普通高考“独木桥”的现象。
职业本科的培养向产业方向靠拢
03
职业本科的培养向产业方向靠拢,以满足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加快的需要。职业本科教育是基于产业发展需求而出现的,培养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有助于培养更多掌握复杂工艺操作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更好满足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的需要,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04
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在培养定位上,职业本科教育以培养联结研发环节与生产环节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在培养模式上,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贯穿培养全过程;在评价方式上,更加注重行业企业评价,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岗位适用度。与职业专科教育相比,职业本科教育并非只是延长了一年学制,而是更加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更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复杂问题的综合解决能力以及技术创新思维的培养,突出技术技能的复合性。
普职融通的速度将进一步得到加强
05
对整个职业教育行业而言,培养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人才,可以较好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双轨并行、相互融通,进而改变“普教高、职教矮”的现状。目前,中职、高职专科、职教本科衔接贯通的培养体系已经形成,下一步还有专业硕士、专业博士的职教路径,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层次的天花板将被打破。
免责声明:部分资讯来源于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