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电商是网络视频直播和商业营销相互融合的新兴业务,属于具有广电媒体属性的商业活动,已成为大视听发展格局和大视听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畅通双循环的重要力量,是大视听平台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
“短视频+直播”CP组合愈发紧密,短视频可帮助提高直播间流量,在直播之前先发布短视频对直播进行预热引流,吸引目标消费者群体;直播间可成为短视频的内容来源,更可帮助提高短视频的转化成交率,二者相互融合促进。
发展趋势
用户观看粘性增强
据相关数据显示,互联网用户直播观看频率和时长显著增加,近1/3用户每天都看,半数用户观看时间超过1小时。
用户下单更果断
电商直播购物用户比例整体上升,其中近半数用户会在观看时直接下单,购物更果断。
消费能力增长
直播电商用户平均年消费超过2500元,超过40%的用户花费增加,平均花费增长12%。
七大品类新入局
鞋帽服饰,美妆个护,食品饮料和箱包品类深耕已久,增速较快。“图书音像”、“茶叶酒品”、“知识付费”、“产品/服务团购”、“医药保健”、“汽配”和“古董文玩”寻新产品入局,品类更多元。
用户对平台仍有更多期待
备货不充分,商品需要抢购,货不对板,价格优势消退是目前消费者主要不满意的方面。37%的消费者表示商品抢购且需等待,35%的用户认为产品与价格不符合,27%的人群认为价格不够实惠。
01直播带货的产品化、产业化
在流量红利期已过,平台经济面临转型的大背景下,如果直播带货依然秉持这样一种流量思维和平台模式,那么势必无法长久。
当直播带货开始对头部网红主播进行监管后,直播带货将会告别以流量和平台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真正进入到以产品和行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当中。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直播带货,将不再是电商平台们的专利,而是将会成为惠及更多产品,惠及更多行业的福利,甚至直播带货将会与行业深度融合在一起,真正成为行业的一部分。
这个时候,直播才会从流量变现的底层逻辑,回归到产品展示与销售的真实状态当中。随着直播带货与产业、行业结合的深入,直播带货将彻底告别收割商家和消费者的发展阶段,真正进入到辅助产业和产品的发展阶段。
所以作为商家要做好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的提升,降低产品成本,提供优质服务,打造自己的产业链。
02直播带货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化
各大平台都在对于直播带货正本溯源,直播带货将会告别以头部为主导的发展阶段,真正进入到以全民直播为主导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时候,直播带货的功能,将不再是大型平台收割流量的工具和手段,而是变成了服务消费者,服务产业的新方式。
之后的直播带货可以为消费者争取到足够多的权益,让消费者与商品之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缝衔接,让消费者可以摆脱平台和大主播的掌控,实现与商品的对接。
当直播带货进入到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化之后,直播带货也不再仅仅只是带货这么简单,它更多地承担的是一个桥梁和纽带的角色,它的一端连着的是消费者,另外一端连着的是生产端。
由此,直播带货的功能和作用将会从收割流量的角色,真正蜕变成为辅助产业的角色。
03网民规模持续增长
有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社交电商的交易规模高达23785.7亿元,同比增长15.1%。随着社交流量与电商交易不断深入融合,预计2023年中国社交电商行业交易规模将达34165.8亿元。
我国网民数量也在持续攀升,截止到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提升至10.51亿人,较去年同期增加4040万人,同比增长3.91%。
不断增加的网民数量,和不断攀升的社交电商交易规模,都在说明我国的社交电商受欢迎程度,也为社交电商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部分资讯来源于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