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曾公开表示,新职教法是对我国基于“双轨”教育的基础上义务教育后普职分类发展,做出的与时俱进的更加科学和规范的表述,它体现了我们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理念,也为我国高质量的教育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新职教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并为职校学生打通了上升通道。
未来,我国职业教育应树立典型的高等职业教育样板,在就业和资源支持方面加大倾斜力度,转变社会观念,不断增加有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数量和招生量,在不降低学历水平的情况下,让高等职业教育变成就业“香饽饽”。在职业教育的完善过程中,应邀请企业界和外部专家参与,发挥民营经济作用,加强对口专业培养和就业支持。
职业教育生命力在于实践
新职教法中,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被赋予更为重要的地位,其中多条内容鼓励企业平等参与职业教育,彰显了职业教育与实际生产、社会需求的紧密联系。新职教法第一章第九条规定,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层次和形式的职业教育,推进多元办学,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平等参与职业教育。第三章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鼓励、指导、支持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依法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
此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曾下发文件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企业层面来看,全通教育、中公教育、传智教育、东方教育、阿尼股份是我国较早布局职业教育的一批企业。
上述企业中,较为特别的当属名字里不带“教育”的阿尼股份。阿尼股份当属近年来职业教育培训赛道里的“黑马”,公司2013年起开始涉足职业教育培训,满打满算至今十年,就与全国近百家院校、众多前沿IT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开设专业课程16项,向企业输送数以万计的专业技能人才。
阿尼股份的IT职业教育直接对接相关企业及各类大中专院校,通过课程植入、专业共建、二级院校建设及托管的模式与我国职业类本科、大专及中职院校展开合作,可提供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制造、新能源、虚拟现实、半导体芯片等就业前景向好的热门专业,除了为学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外,还将毕业的学生推荐输送到企业就业,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大型通信运营商,奇瑞、科沃斯、博众精工等智能机械制造商,以及各专业领域企业提供定制化人才输送,在行业内开创了“职业技能培训+实习就业”的新模式。
蹚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新路径
作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先行者,阿尼股份是较早进入职业教育赛道的企业。2011年,阿尼股份成立,起初仅深耕电子商务领域,后见证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阿尼便以自身信息技术和软件产业的优势顺势开启了IT职业技能培训和实训产业多元化发展。此后的几年时间里,阿尼股份相继完成微软IT学院的设立、双软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为职业技能培训转型升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5年1月,阿尼股份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成为“新三板职业教育第一股”,2016年起连续三年成为新三板“创新层”企业,初步形成了以“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人力资源输送”的教育业务体系。后为进入更大的资本平台和市场,阿尼股份不破不立,于2019年8月摘牌并着手奔赴纳斯达克。2020年12月,山东省属一级国企水发集团增资扩股入主阿尼股份,伴随着国家政策对职业教育的鼓励扶持,阿尼股份对业务合作模式的不断夯实,职业教育业务逐渐成为公司的主营业务,并逐步展现出企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阿尼探索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新模式
尽管阿尼的业绩呈现持续增长的势头,但舆论场上关于职业教育却始终有一些尖锐的声音:“职校里都是考不上高中、大学的学生。”“职校学风差,职校老师水平也不高。”阿尼股份所处的职业教育行业还有漫长的一段路要走。
而需要面对的事实是,我国技能型人才正面临巨大的缺口。据初步测算,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缺口接近3000万人,服务业中仅家政、养老领域至少需要4000万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2020年人才需求总量1800万人,缺口750万人,到 2025年,人才需求总量将达到2000万人,缺口950万人。
基于此,也促使阿尼股份等众多职业教育培训企业打造更精彩的产教融合解决方案,同时,也“逼迫”各职教培训企业拿出更有含金量的教学资质,更高水平的专业课程培训能力,为校、企、学生各方提供更多的优质资源和实用价值。
专业资质方面,阿尼股份已获批成为江苏省产教融合试点企业单位,与扬州大学共建“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与上海大学合作开展了“上海市青年训练营”,基于公司的研发实力为上海大学生提供就业前的研发能力提升服务,并与多所高校达成产学研合作,例如,与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共建了电子商务工程研究中心,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共建“数字化转型技术支撑平台”,第一期为VR/AR(虚拟/增强现实)产教融合基地,着力提升院校的教研水平、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就业层次。
截至目前,阿尼股份获得软件著作权65项,手握发明专利1项,受认证软件产品9项,高新技术产品3项,及多项国家级、省级企业资质认证,未来大有可为。
中国教科院体制所副所长张家勇指出,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正处在大改革大发展的关键机遇期,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需要补短板,师资、生源、实训、实习等关键环节需要强弱项,同时,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部门间协调,切实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免责声明:部分资讯来源于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