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教育部网站消息,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291万人,比去年增加 98 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近期,多地陆续公布今年高考报考情况,多省份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其中,湖南省今年高考报名人数为 68.4 万,较去年增加 2.9 万人;四川省考生人数超 80 万,较去年增加 3 万人左右。
高考人数增加背后,一方面来自正常的生源波动,另一方面,在职教高考政策下,中职、高职毕业生升学比例不断提高。当前数据还数乐观,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根据新生儿数据预计在2034年左右高考报名人数将达到顶峰,之后将在2040年出现断崖式下降。
职教高考报名人数增多
报名职教高考、专升本考试考生数量增多。从 2019 年到 2021 年的政策可从中一窥。
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战略高度不断提升,利好政策频发。《职业教育法》中提到“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没有高低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
2022年,全国已有超过一半的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专科)和本科继续学习。同样,高职毕业生在保持高就业率的同时,现在每年也有接近1/5的学生实现升学深造。
如今,2023 年高考人数再创新高,和职业教育政策调整与职教高考”制度落地推进显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以高考人数多年保持第一的河南省为例,从2016年的82万人,增长到2021年的125万人,5年间增长了43万人。但是,参加普通统一高考的报名人数最高也仅有85.7万人(2020年),2021年下降至79.07万人,比2020年减少了6.63万人,出现下降。非统一高考报名人数(包括对口招生、专升本、高职单招)2021年有46.12万人,比2020年增加16.02万人。从河南省数据可以看出,非统一高考报名人数占比逐年增加,职教规模逐渐扩大。
利好政策激励扩大职业教育规模
今年3月,有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高职(含职业本科)学校1521所,2022年招生546.61万人(不含五年制高职转入专科招生 54.29万人),连续4年超过普通本科招生规模。
系列政策推进后,高职扩招影响力仍在持续扩大。以河南省为例,2022 年不再单独实施高职扩招,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的人员,可以申请报名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或自学考试等来提升学历。各省进一步完善高职招生的考试资审和测试录取办法,扩大职业教育规模。
院校规模的扩招以及招生规模的增长,不仅反映国家对人力资本和技能提升的重视,也说明职业教育在社会面上的接受度日益提高。既往在公众以往的认知中,职业教育定位模糊。今年5月职业教育法正式施行并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大规模扩招的职业教育现象伴随着挑战和机遇共生。在招生数量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教育质量和保障毕业生的就业成为重中之重。
2023年两会期间,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普职融通”、“中职高职一体化办学”、“职教本科”、“职教高考”等都是代表委员们一直关注的话题。
应用型高级人才需求越来越多
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与社会形象变得越来越迫切。“职教高考”是职业教育提质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因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家对“职教高考”的重视,给了广大职教学子、家长和教师希望,也有力缓解了当下的社会教育焦虑。
一个国家的人才,可以分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两大类。应用型人才可以再细分为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工程师、技术员和技术工人。一般来说,应用型人才在一个国家中应该至少占到70%,而我们国家的人才结构目前是失衡的。预测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会出现3000万的人才缺口,其中不仅缺技术工人,更缺技师、高级技师。
因此,如果想要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接受了更多更好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后,能获取更高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将来胜任更加复杂的工作岗位,获取更高的薪酬收入,从而进入中等收入群体,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有理由相信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工人的薪资待遇一定会提高,关于职业教育的偏见也一定会被打破。
免责声明:部分资讯来源于网络
-END-